所谓的“单纯质量观点”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这种观点割裂社会生产和社会历史实践的关系,机械地套用马克思关于商品和市场的论述,甚至认为可以“推开唯物史观谈质量”,主张“给质量下定义”,认为有着一双永恒的没有阶级成分的不分时候的单纯的“群众的眼睛”。总之,不知道从哪里就有着一个“永恒的质量标准”,总之,质量和质量标准不是被生产出来的,不是连续的技术量变和阶段性的技术突变的结果,主张从生产力形态到经济基础有着“单纯的永恒的优越”,“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与之相反,玩众社一直承认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商品经济可能会有着暧昧的甚至本质的关系,这不仅仅会影响商品的质量甚至能够直接改变市场供应物的技术形态和具体内容(也要符合一定的规律),一定的生产力一定的创作技能制作技能转换为商品价值转换为人的需要的满足物不仅仅有资本的纬度(“质量”的维度)还有着“历史的纬度”。
一句话,一些人认为有所谓的永恒的单纯的质量,一些人认为质量必然是分时候的。
1、价值是很复杂的,J.K.罗琳和韩寒写的小说是文学垃圾,但不妨碍我享受其中,也与我喜欢他们不矛盾。
2、标准和规范会因社会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这本来就是很显而易见的。如非这样,如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平凡的世界》就依旧会被认为是文学先锋,学校里就依旧会在教导学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钱人家里就依旧会有农奴在打点家务。
3、每一听到“价值具有相对性”就感到恐慌的人,大抵是在担心法西斯主义和吉姆克劳法会卷土重来吧。这种恐惧合情合理,所以才更需要多了解思想史。好奇与好学总是有益的。
4、作为评价而言,“现代的人还不懂这部作品的好”和“这部作品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永远会是垃圾”这些话其实都是废话。评论者只能站在“当前”以“自身”的视野去感受作品、做出评定、说出意见。人类是无法代替“未来”或“他者”去感受和表达的。如果某人觉得“未来”和“过去”此刻正在某个地方存在着(以物质层面的意义“存在着”),那他大概是太沉迷时间旅行和平行世界SF了。
@方程:说的好👍